查看原文
其他

课间延长5分钟,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 | 新京报快评

吴振 新京报评论
2024-10-31
课间和课堂,休息与学习,就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而不是割裂和对立的。
▲北京海淀区北医附小的学生们在跳大绳。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
文 | 吴振

新学期即将启程,北京市教委8月30日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新改革:自今年秋季学期,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把“课间10分钟”整体优化为“课间15分钟”。通过扩容课间“能量站”,确保师生得到较充裕课间休息时间,引导学生走出教室、走向户外、走进阳光,促进身心健康发展。

近年来,中小学生“课间10分钟消失”的现象引发高度关注。教育部也多次强调,严禁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“课间十分钟”休息。新学期开始,北京将“课间10分钟”延长为“15分钟”,可以说是对纠偏这一现象的积极行动。

“课间10分钟消失”有着诸多现实原因。其中一点便是,本来时间就比较有限,反而更易被忽视。像一些教师把“拖堂几分钟”当成了一种习惯,再加上孩子上厕所、喝水,能够真正留下的休息、放松时间其实很少。

长此以往,便容易形成一种认知偏差:反正原本也就没多少时间可以放松和利用,也就无所谓重视了,“挤占”乃至直接“取消”,也更“心安理得”。相应地,孩子在此过程中也可能逐渐失去了走出教室放松的动力和积极性。

在此现实之下,延长5分钟,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扩容,更代表的是一种意识上的提醒:课间时间就应该有专门的保障,就应该被“郑重其事”对待,不容被随意挤占和剥夺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将课间时间延长到一刻钟,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时间增量。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要引导干部教师从“课间活动的管理者”走向“课间活动的共同参与者”。各学校将在校园内补充必要的体育器材,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课间休息环境。

如之前就已率先探索实施“课间15分钟”的北京一六一中学,就通过优化设计校园长廊、种植园、美术作品展览区等,丰富课间活动供给。

也就是说,除了课间时间更有保障,学校和教师还要通过专门的课间活动设计和组织、基础设施的完善,帮助孩子在课间有更多的放松选择,以实现“量”和“质”的双重提升。

而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,也利于让学校和教师真正意识到,让孩子休息好、玩好,同样是一种教育责任。甚至,由此家长们或也能更理性地看待孩子“学习”和“休息”的关系,真正助力全社会构建一种“张弛有度”的教育观,少一些不必要的焦虑与紧张。

实际上,保障好孩子的休息、放松时间,不仅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,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,本是常识。课间和课堂,休息与学习,就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而不是割裂和对立的。

从学校到家长,如果“害怕”孩子休息、放松,这显然不正常。像一些家长在孩子长大后,习惯抱怨孩子缺乏社交和运动,殊不知,这些习惯和意识的培育,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。如果从小给孩子创造这方面的条件,相信就能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
当然,课间休息的保障在现实中所遭遇的不确定性,有着复杂的原因。除了学校重视不足,很多时候也与家长对孩子课外活动安全的过度紧张有关。

就此而言,课间时间延长了,学校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,家长也该给予更多必要的包容空间,以此实现一种良性的家校互动。最终确保这项教育改革创新,能得到更多认同和推广,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真正“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”。

撰稿 / 吴振(媒体人)

编辑 / 迟道华

校对 / 张彦君


推荐阅读:

延迟开学,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必要之举 | 新京报社论

自动售卖机过度索取个人信息,合规责任不可推脱 | 新京报快评

吃“旅游饭”的张家界,不该出现害群之马 | 新京报快评

骑行乱象频出,户外组织不能对“追风少年”来者不拒 | 新京报快评

“50岁以上不能合租”,租房还搞年龄歧视?| 新京报快评

欢迎投稿:新京报评论,欢迎读者朋友投稿。投稿邮箱:xjbpl2009@sina.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。来稿将择优发表,有稿酬。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,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,附上作者署名、身份职业、身份证号码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(包括户名、开户行支行名称)等信息,如用笔名,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,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。
点击下方公号名片,阅读更多精彩观点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新京报评论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